2009年2月10日 星期二

參訪記錄 (2008/09/24 Victor Zue 舒維都 MIT電腦科學暨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)

2008/09/26
講者:Victor Zue舒維都 撰文:卓士傑


Victor Zue(舒維都)



Victor Zue舒維都目前是中研院院士、美國麻省理工學院(MIT) 電機資訊學系教授、並以主任的身分領導MIT電腦科學暨人工智慧實驗室(CSAIL)Victor主要的研究領域為計算機語音界面,希望能讓人機介面變得更為容易、更為自然,他是該研究領域的先鋒,且已在此領域耕耘超過25年。除了教學與研究外,Victor還擔任了多家跨國公司的顧問和美國國防部、國家科學基金和國家科學院的多個計畫、諮詢或評審委員會委員。

相當幸運的,Victor願意撥出一段時間,與我們對談,分享他的心得,並給我們一些建議,Victor雖然一直生活在美國,但依然十分關心台灣的現況,並且對於年輕一輩也非常的重視,對談中點出不少台灣的問題以及台灣學生需要加強之處。

Victor擁有作為一個領導者的氣勢,說起話來鏗鏘有力,但與我們的交流中,卻又讓人感覺十分的親切,與他對談起來,感覺不到那種與長輩的距離,也因此讓我們更能從他的身上學習到不少東西。

Software-Centered Research

Victor在介紹完他自己以後,接著為我們介紹了以軟體為中心的研究,身為CSAIL的主任,自然很了解目前軟硬體發展的趨勢,以及軟體扮演的角色及重要性,首先他先解釋,什麼是以軟體為中心的研究:

1.它主要的重點不是在於發展硬體,因為最終賦予產品價值的,大部分是軟體。現今的硬體,大多需要撰寫軟體(或者韌體)於其上執行,這樣一來產品才具有功能,很多的硬體,要做什麼事是由軟體來控制,是由軟體驅動它來成為有用的裝置。

2.它不是編寫程式,編寫程式不過只是一種實做的工具罷了。常常有人把寫程式認為是軟體研發,這其實是大錯特錯,我們只是透過寫程式來實做我們的設計,重點是在於所要發展的軟體。

3.它是軟體設計與其工程方法,包含程式語言、編譯器、作業系統、資訊安全性、軟體驗證、軟體開發工具等,它是如何設計我們的軟體以達成目的,並包含了在達成目標中,所需要的技巧與技術。

4.它是一個系統的觀點,是高階的整體概念,而非低階的機制。要著眼於整個系統的架構與設計,而不是其細部的實做機制。宏觀的軟體架構大多由少數的高階人才完成,像是Linux是由一個人設計,Word也是,但是要完成它卻是需要許多的人力,來做一些較低階的實做。

5.它是一個應用或服務導向的觀點。最終產品是提供服務與應用給人們,因此我們需要以人為出發點來思考,思考人為什麼要去用它、怎麼去用它。舉個例子來說,軟體類的公司如Google和微軟,需要去關心人們平常用電腦做什麼事,而IntelAMD這一類的硬體公司則不需要。

總而言之,硬體提供的是一個平台,而軟體提供的則是效用、彈性與智慧,它驅使硬體成為有功效的裝置,並且軟體中演算法的設計,更賦予硬體智慧,使它能做到分析、理解,進而提供人們有用的協助。

為什麼以軟體為中心的研發會很重要呢?他提到了幾個原因:

1.製造越來越貴,計算越來越便宜。現在硬體計算的能力越來越強,使得我們能得到相當便宜的運算,但必須注意一點,重點是計算而不是電腦,舉個例子,像是雲端運算的概念,他不是在我們的電腦完成,而是在網路另一端的電腦完成,使用者不需要知道是在哪邊做運算,只在乎所需要的計算是否能完成。

2.全球資訊網路正逐漸改變人們生活、學習和玩的方式,它已經從一種資訊管道,變成一種服務。

3.現在很多關鍵性的研究都是在軟體,如隱私與安全性、資料庫、網路相關研究與人機介面等都是。

部分的最後Victor也展示了幾個CSAIL的研究,來說明軟體為中心的研發,以下是其中的幾個例子:

1.用計算來提高清晰度:

一般而言,想要有高解析度的投影機,要花許多的錢去購買硬體,然而低解析度的價格卻相當低,因此這個計畫則是利用,許多台低解析度的投影機,讓彼此的投射重疊,再由一台攝影機去監控,然後經由一台電腦去運算並控制所有裝置,調整每一台投影機,而創造出高解析度投影機的效果。

2.由軟體來實現的高級數位攝影:

這個例子則是用軟體去處理一些照片,其中包含兩個部分,第一個部份是用來處理照相時過度曝光的問題,很多時候照片沒照好、過度曝光,而且回到家後沒辦法再照了,這個軟體則是可以去除過度曝光的部分,使照片能變成高品質正常的狀態;另外一個部分,則是可以將2D照片變成立體的,並可供編輯,讓使用者很輕易的創造一些3D的場景。

3.低成本的整體網路供應:

在某些落後國家,網路覆蓋率較低,只有少數地方可以存取網路,而這個例子則是能做到分享網路資源,利用具備有線網路的地方,透過許多能存取無線網路的裝置串聯起來,形成一個網狀的架構,互相連接,再從有網路資源的地方,提供所有連接的點,網路存取的能力。


台灣與軟體產業

關於台灣的高科技產業發展,Victor認為台灣應該好好的注重一下軟體產業,主要是因為硬體相關的產品,毛利都非常的低,並且這類的產業都不斷的外移。此外他認為軟體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,不是只侷限於資訊產業,它會是下一世代的技術佈局,因此必須要努力往這樣具高附加價值的方向去發展。

若台灣想要發展軟體產業,做以軟體為中心的研發,其實本身具備著一些優勢,台灣的IT製造業提供了一個有利於系統整合的環境,因為軟體一定是要跑在硬體平台上,而台灣有很強的提供硬體平台的能力,這對於做軟體研究是一個相當大的幫助,此外台灣有很好的網路基礎建設,有很高的人口上網率,而台北更有很高的無線網路覆蓋率,此外軟體相關的產品,一般來說有很低的初期成本,很容易就可以開始進行,並可能有較快的產業革新速度,因此若能善加利用台灣的優勢,應該是很有機會能建立起高毛利的軟體產業。

除了善用上述的優勢外,他還提到了其他事項,他認為台灣應該要有創投去支持新創事業,去投資初期階段的新創公司,不是只做安全的投資、投資較後期的階段。而台灣政府也應該更重視這一塊,他認為台灣政府是用上個世紀的方法,去處理這個世紀的問題,應去培育、促進軟體業的發展,並規劃相對應的政策。

最後他還提到,面對軟體為中心的研發,必須改變一些心態,他列出了以下幾個重點:

1.軟體是很酷的!!

2.應該注重智慧財產權

3.共享成果,讓公眾受益

這一點是在說明開放原始碼(open source),他認為這是重要的趨勢,但台灣不夠了解開放原始碼,以為開放原始碼不能賺錢,但用Google搜尋一下,其實一下就可以找到很多的賺錢方法。

4.與不同背景、不同專長的人一起工作

今天軟體所要處理的問題都非常的複雜,牽涉到很多領域,對於不同的應用,須要有不同的know-how,因此必須強調跨領域合作。

教育

除了關於軟體與台灣發展的主題外,他也提到了教育方面的議題,他談到了目前CSAIL的教育理念,從前是訓練學生能夠在美國工作,而現在是現是將學生訓練成世界的公民,能夠在世界各地工作,能與來自世界不同地區的人一起工作,另外也更加強了對中國的重視,有了針對中國的對應策略,除了設置四年的中文課以及相關課程,更籌辦了交換學生的計畫。

除此之外,他也提到了台灣教育上的問題,他覺得台灣的學生太乖了,一般都是老師講學生聽,缺乏師生間的互動,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,而不能真正去思考。而這也是因為整個教育環境和文化的問題,台灣的學生/老師比例一般來說太高了,以MIT來說,大概是以一個老師教五個學生這樣的比例,才能有類似師徒的關係。

接著是師生間的關係過於疏遠,老師的地位非常崇高,因此學生必須對老師非常尊敬,甚至於過度恭敬,這樣一來老師說的話只能接受,不能夠質疑老師,和老師辯論,而在MIT則不是這樣,Victor很喜歡與學生討論甚至爭論,喜歡學生質疑老師,指出老師的任何錯誤,在Victor的課堂上,只要有學生能找出他上課投影片的錯誤,他就會給予5塊美金予以獎勵。

如今我們一直希望培養出能夠創新的人才,但就上述的情況,學生們不敢提出自己的意見,不敢去質疑權威,因此常常必須抑制自己與眾不同的想法,進而失去創造的能力,我想若不能從問題的根本,師生的文化上著手,要培養出能創新的人才,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。

關於台灣學生

在整個對談的過程中,我們問了幾個問題,關於他對台灣學生的看法,他跟我們提到了幾點,首先是英文的問題,相較於大陸學生,台灣學生的英文能力較為遜色,他在MIT裡看到一些很優秀的台灣學生,但是英文能力卻不夠好,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,這使得他無法順利與人溝通,無法順利得與同學和老師討論,再者上課可能有時候聽不懂老師的話,尤其是當遇到外籍老師,有很重的口音時,就更難理解老師說的,而使得上課的效果大打折扣,因此他很鼓勵MIT的台灣學生盡量去與美國學生交朋友和相處,以加強自己的英文能力。雖然他認為未來中文將是世界中最重要的語言,但是在現在的情況下,英語依然是最重要的。

此外他還提到一點,來申請MIT的學生中,其實台灣學生與大陸學生的錄取率其實幾乎是一樣的,台灣學生算是非常優秀,但是相對於大陸學生,來申請的台灣學生比例非常的少。台灣優秀學生畢業後通常能找到很不錯的工作,而造成出國深造的人數逐漸的減少,他認為這是相當危險的事,台灣人這樣就像是井中觀天,以為自己已經了解這個世界了,但卻一點都不了解,大家只考慮短期利益,卻沒考慮到長期的發展,這對國家的未來相當的不好。

心得與感想

看看台灣今日資訊產業的現況,是否都是製造硬體,沒有發展任何軟體呢?其實不盡然,在許多非純製造的公司內,有很大的一個比例是軟體工程師,今日跑在硬體上的軟體系統越來越大,單單一顆系統晶片(SOC),上面就需要跑上百萬行的程式碼,因此通常需要很多人去發展上面的軟體,但這是Victor所謂的以軟體為中心的研發嗎?我愚昧的認為,台灣的公司應該多少有做這一方面的研發,但整體而言,是非常缺乏的,主要的原因也如Victor所說,是心態(Mindset)上的問題,絕大部分研發軟體的態度是要能驅動硬體,讓它能夠運作,重點是放在硬體上,這樣的情況算是一種延續過去硬體製造的心態,差別只是在現今的系統更複雜,需要許多複雜的軟體去控制它,但想法上還是在賣硬體。而以軟體為中心的研發,則應該是想要去賣軟體,透過研發軟體使產品產生更高的附加價值,而去賣這些軟體的價值,這樣一來自然能提高產品的毛利率,創造更大的利潤。


往附加價值較高的地方發展,這自然是台灣需要努力的方向,但這也必須拋棄掉過去的一些概念,我想現在的台灣或許還沉浸在過去資訊製造業的榮耀中,不肯忘卻過去輝煌的成就,但有些新概念,不先拋開舊的想法是很難被接受的,或許我們應該要將自己歸零,重新接受、思考軟體的概念,才能真正了解到該如何往更高的利潤前進。


2009年2月9日 星期一

YEF 2008 活動介紹影片

參訪記錄 (2008/09/19 網路巨人Google )

講者:Google各部門團隊成員
撰文:史習宏


前言


提到網路,就一定會提到Google。近年網路應用工具與搜尋引擎的發展,幾乎就是Google的發展史。

Google創立於1988年,由兩位史丹佛大學博士生Larry PageSergey Brin,稟持著 ”Any kind of information will be accessible to anybody. ” 的理念,一步一步將Google建立為龐大的網路帝國。它的股價在十年之間便成長到500美元,超越IBM、戴爾等原先的資訊產業龍頭。

身為如此龐大的公司,Google是否還能堅持自己的理想?要怎麼留住人才、鼓勵創意?要如何維持龐大組織的生動活力呢?

Google面臨這些挑戰最大的法寶,十年來從未改變,那就是─自由與創意。



創意工作環境

Google幾乎是創意的代名詞。從裡到外,無不充滿自由的風氣。

一踏入Google,映入眼簾的便是綠油油的廣闊草皮與充滿設計感的建築。從外觀上看來,整個Google總部充滿濃濃的休閒氣氛。隨處可以見到露天的桌椅,員工隨性的坐著喝咖啡,聊天與寫程式。遠望草原邊緣,突兀地站著一只暴龍化石,導覽員解釋這是創辦人LarrySergey的傑作,將象徵侏儸紀的恐龍設置在網際網路的科技叢林裡,趣味橫生。

除了擺飾,總部園區中也提供很多運動設施:草原上有沙灘可以給員工打排球,沙灘旁邊也可以看到一方不大的游泳池,腳踏車隨處可見,更增添科技公司的生氣。在這樣的工作環境,如果累了便可以望向窗外的藍天綠地,讓紊亂的思緒透透風。亦或騎著單車四處漫遊,讓身體同頭腦一起放鬆。這樣美好的環境,正是孕育創意的基地。

進入Google後,內部的陳設也充分體現它鼓勵創意的文化精神。激勵創意的方法就是鼓勵相互討論,因此內部也積極營造這種氣氛。例如在門口立了一面巨大的黑板,無論是誰都可以在上面留下問題待人解答,或三、五成群地討論。此外,辦公室與討論室大多是透明的、到處都有長型沙發椅、一百英尺內一定有的食物吧台,這些地方都經常可以看到Google的員工聚集著,討論著近期研究的成果。

文化塑造環境,環境影響文化。我們看到了Google對創新的重視體現於環境的每一個細節之中,使它不再只是一個空泛次要的概念,而是一種思想與文化。



創意文化制度

Google不只在環境上下功夫,在制度、組織上等便給了創新很大的優先權。

以最著名的Google 20而言,便是鼓勵員工80%的時間工作,20%的時間作自己的事。員工在這段時間中可以隨性研究自己有興趣的主題,甚至是閒晃、喝咖啡、游泳、跑步等都沒有問題。只要員工認為這段時間的使用對公司是有益處的,便可以在20%的時間作這件事情。

Google總部中四處林立的奇怪設備,很多都是20%時間的傑作:將全球搜尋次數以光點表示在地球上、將搜尋字串即時顯示在光版上等。其中「Gmail」、「Google AdSense」、「Orkut」等都是20% 專案中最著名的成就。

員工們時常彼此討論著自己的專案,一旦有人認為其他人的專案非常有趣,便可以加入他們。當計畫運行到一定程度,便有可能升級為80%專案,正式進入運行。

這項制度使許多小員工的創意能出頭天,也使更多鬼才工程師願意加入Google。這項制度讓Google的產品更加靈活而貼近消費者,滿足以往大公司無法顧及的客群。這便是Google創意文化在制度上的體現。



未來的挑戰

這一次參訪Google的過程中,並沒有改變我們對Google的美好印象。然而這樣的一家夢幻公司,面對近來的金融風暴、全球市場與日益龐大的公司組織,也有許多必須克服的難題。

首先最大的問題便是人才流失。Google的離職率比矽谷的平均值低上許多,但仍有漸漸增加的趨勢。在面對這個問題時,Google的接待者認為這是個人有個人的抉擇,予以尊重。我們蒐集資料後認為,一開始有些工程師是因為對創新的熱愛而加入Google,但後來他們發現自己的成就歸於Google,最終變得十分熱門後,便激起了他們自行出外創業的夢。而日益龐大的組織,可能使創意的構想越來越難以被實踐。此外,一大部分的員工期待著股票分紅,然而金融風暴來臨,股票價值暴跌,也可能促使員工離去。這些原因都是離職率漸漸攀升的可能因素。無論如何,Google也積極地試圖留住人才,期望保有這Google最重要的資產。

除了人才,在消費者觀感上也是Google正在努力的地方。特別是在中國議題上。為了打入中國市場,Google積極與中國政府協商妥協,盡可能維護消費者權益。然而這項舉動仍然使許多人質疑 Google Dont be evil的承諾。面為這個問題,Google的接待人員告訴我們,面對全球市場,各國政府有各自不同的法律,他們會為消費者守護隱私權,不會為商業利益犧牲消費者權益。如何建立更能保護消費者的隱私權準則以及與各地政府協商,是未來的重要課題。

除了上述兩點,組織的龐大本身就會產生許多問題。以IBM為例,過去在組織變革轉型時,便因組織龐大而備受阻力。在與Google對談的過程中,我們發現Google人員對於部份問題的回答,相較於其他參訪單位的接待人員來說,是較不直接的。這可能來自於公司內部對於資料的公開有嚴格的限制,或是為了避免在決策面上肯定地回答,以免流言四竄而沒有轉圜餘地。此外,Google因組織增大而要面對越來越多的創意,漸漸建立起較為商業考量的衡量機制,無法讓每個員工的創意都能盡情發揮。這是以往小型組織不會出現的現象。Google創立不逾十年,規模成長迅速,可能會遭遇體質轉變上的不適應。

這些便是我們觀察到Google所面臨挑戰的一部份。在瞬息萬變的網路業中,Google所面臨的挑戰遠不止於此。然而我們期望對Google而言,莫忘初衷:「將可得的任何資訊分享給任何人」,將是永遠的目標。



結語

我們在參訪的過程中,親身經歷了這創意園地的洗禮,瞭解到要真正營造創新思想,不能單靠口號,而要從環境、制度上去改進,最終要將它融入文化之中。當所有人都將創新當作目標,公司才能夠從舊有的體制中脫離出來,開創一番新氣象。

Google在短短的十年間成為網路業龍頭,靠著創意在網路業中開創一片天,被視為車庫創業者的典範與目標。然而即使走在前頭,腳步也從不停歇。面對金融、組織、法規、人才、觀感上的挑戰,Google要如何在維持初衷與商業利益間維持平衡、如何在瞬息萬變的網路業中維持領先優勢,都是未來值得我們深入瞭解學習的地方。